简体中文  |  English
功能分子与晶态材料科学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本情况

功能分子与晶态材料科学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由我校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冶金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的科研骨干力量组建而成。2009年开始筹建,2011年通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批准,2012年挂牌成立功能分子与晶态材料科学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筹),并开始一期建设,2013年通过一期建设中期评估。2015年9月通过一期建设评估,2016年1月挂牌成立功能分子与晶态材料科学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始实验室二期建设,并于2019年和2022年分别开始了三期、四期建设至今。

       现有科研人员52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研究员21人(含博士生导师16人),占40%;副教授/副研究员17人,占43%;40岁以下青年教师26人,占50%。其中教育部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名。

研究方向

目前该实验室的特色研究方向包括:1、配合物分子功能材料与器件:以半导体、光伏、非线性光学及磁性等功能性质为导向,设计合成新型配合物分子材料;制备纳米聚集体、薄膜、单晶等聚集体材料,研究其分子结构、聚集结构与功能性之间的关系;开发新型场效应晶体管、太阳能电池、气体传感器等功能器件。2、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研究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对外在宏观性能的影响,指导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化学调控,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无机固体功能材料,如高性能高Tc的铁电压电材料、零膨胀材料等。3、无机复合光电功能材料:针对发光、光催化等无机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从材料设计出发,开展其生长动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研究材料复合机理和表面处理技术。4、结构与性能的理论计算与模拟:进行理论化学和计算方法方面的研究,发展处理新材料体系的理论方法和理论模型,为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成果

实验室四期建设期间,在配合物分子功能材料与器件、无机固体功能材料、无机复合光电功能材料以及相关体系的理论计算与模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发表SCI收录文章300余篇,部分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 Ed.、Adv. Mater.、Chem. Sci.等国际知名期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教育部及北京市科研项目100多项。

组织结构

主任

姜建壮

副主任

邢献然、李文军


花生小驻